找到相关内容279篇,用时13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20世纪西夏佛教研究概述

    河西佛教进行了论述。当时,西夏境内梵刹遍地,僧人如云,但由于年代久远、战乱频仍,留存至今的实物不多。尽管资料缺乏,一些学者还是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,如牛达生的《漫话承天寺》(《宁夏文艺》1980年第1期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533871040.html
  • 弘一法师由“新律家”而变“旧律家”之因缘探究

    记》,精进不退,誓求贯通,编述《表记》,流传后代,冀以上报三宝深恩,速证无上正觉。”[vii]更于1933年,在泉州承天寺,偕同“南山律苑”12位师生,在佛前焚化《南山律苑住众学律发愿文》:“誓尽心为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9222873520.html
  • 李叔同:从风流公子到一代高僧

    一度到漳州、住过南山寺、瑞竹岩和七宝寺。他与泉州特别有缘,曾住过承天寺、开元寺、百原庵、草庵、福林寺、南安小雪峰、慧泉、灵应寺、惠安净峰寺、灵瑞山、安海澄停院、、水春蓬壶普济寺等处。前后亲近他学律的有性...

    林子青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343380522.html
  • 杨岐宗小考

    1025~1072),衡阳(今湖南省衡阳市)人,出家后往杨岐参方会,于言下有悟,随侍多年。后游庐山,圆通居讷自以为不及,荐举他住持江州(今江西省九江市)承天寺。平生历住法华、龙门、兴化、海会(白云山)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564681048.html
  • 学佛必须忍辱

    广钦和尚在福建省出家,住在承天寺。他说自己没有福报,不敢接受供养,就去住山洞。一住就是十三年,中间有降伏老虎这些事。他真正有所证悟。事三年后回到庙里,他还是不住寮房,要求守大殿。大殿不能安床铺,只能...

    释昌臻

    |忍辱|学佛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5/175103628.html
  • 人死亡之后的生命怎么样

    ldquo;来为众生来,去为众生去”的美好死亡。   善昭禅师是怎么样死的呢?原来当时有一个朝廷大官叫龙德府尹李侯的,下令善昭禅师到承天寺当住持,连着下了三道命令,禅师都无动于衷,李侯府尹于是...

    星云法师

    星云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9/0812021175.html
  • 正助双修与理事双修[释昌臻]

    在日常生活中,经过长时间一点一滴的修行,要有实证功夫才能得到受用。当然,在理论上懂得,也很重要,但是只靠这个是不行的。   现代高僧,福建的广钦法师,年青时,曾在福建承天寺后山住山洞十三年,回到该...

    昌臻法师

    净土|念佛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10/1638191778.html
  • 金刚经释(七)

    待鬼卒同意后,他集中弟子说:“阎王让我七天后离开人间,怎么办?”弟子说:“离此处一天船程远的苏州承天寺,寺中一位禅师专修《金刚经》,威力盛猛,可以求他解救。师父到那里一定能够化险为夷,转危为安。”于是...

   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索达吉堪布 著疏

    |金刚经释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1/1738432572.html
  • 金刚经灵感录

    有个修苦行的怀林和尚,拖了三丈长的铁练,募化了二十年,宝塔方才修成,他就住在塔中,过后,人们还把他的塑像供奉着。  怀林和尚当初住在苏州承天寺,饮酒吃肉,不守戒律。那年夏天,他在外面乘凉,忽见两个阴差...

    嘉龄大德

    |金刚经灵感录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1/2141052732.html
  • 见他色美,起心私之

    咬断了自己的舌头而死。另外晋江人王武,文章写的很好,而且也颇有名气;有一天,王武带了酒,到承天寺去喝,进入藏经堂里面,见到一位少年沙弥,端坐在那里看经,王武就强迫命令他喝酒,沙弥不肯,王武就搂抱调戏捉弄...

    了凡弘法学会译整

    |戒淫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4/2213333603.html